深化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施工总平面及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现场条件,编制铝合金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图。
铝合金模板施工图应在体结构出±0.00 之前 60 天完成。
铝合金深化设计图由厂家绘制,并经总包、监理及项目部三方签字确认。
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根据项目结构、建筑、机电等图纸,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承系统布置图、 细部结构和异型模板详图及特殊部位详图。
根据结构构造型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载,对模板和支承系统做力学验算。
编制铝模板与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
制定技术及安全措施,包括:模板结构安装及拆卸的程序。特殊部位、预埋件及预孔洞的处理方法、安全措施。
制定铝模板及配件的周转使用方式与计划。
编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简单的模板工程可按预先编制的模板荷载等级和部件规格间距选用图表,绘制模板排列图及连接件与支承件布置图,并对关键部位做力学验算。
为加快铝合金模板的周转使用,宜选取下列措施:
分层分段流水作业。
先剪力墙,后梁再楼板的施工顺序。
通过产品设计的标准化,提高各项目间铝模的周转使用率。
配板设计
铝模板采用模数制设计,通用模板的宽度模数以 50mm 进级;由于采用剪力墙、 梁、 楼板一次性浇筑混凝土, 模板长度根据楼层高度变化。
绘制配板图时,应标出模板的位置、 规格型号。 标绘出单元分界线。有特殊构造时,应加以标明并出详细加工图。
预埋件和预孔的位置, 应在配板图上标明, 并注明其固定方法。
设置对拉螺栓或其他拉筋,根据所需位置采用电钻钻孔。
柱、梁、墙、板的各种模板面的交接部分,应采用连接简便,结构牢固的专用模板。
支承系统的设计
模板的支承系统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部件的刚度进行布置。 钢背楞的配置方向应与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其间距应按荷载数值和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定。200 厚墙体:≦2.8m 层高时,内墙三道背楞,外墙四道背楞。>2.8m 层高时,内墙四道背楞,外墙五道背楞。对于断面较大的梁(腹板高度≥500) ,增设一道对拉螺栓加钢背楞。
梁板模板下的单支顶间距按荷载数值和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得>1.2m。当模板底的净高不大于 3.10 米时,可以使用不加水平连杆的单支顶作为支承。
墙柱模板斜撑分别设置在一道背楞及第三道背楞位置,斜撑间距不大于 2m。底部斜撑须设置在墙体两侧(外墙仅一侧支撑) ,而顶拉斜撑在墙体一侧设置即可。